據
30crmo無縫鋼管檢測員檢測,美元是大宗商品的計價貨幣,美聯(lián)儲的加息政策無疑將直接影響大宗商品市場。不過,持續(xù)走“熊”多年的大宗商品市場,對加息政策的落地似乎有些麻木。市場分析人士更多關注因美元的貨幣流動縮減,可能對大宗商品中長期產生的負面影響。
從12月17日國內期貨市場交易情況看,商品期貨市場并沒有出現(xiàn)大的“波瀾”。昨日收盤時,滬錫漲2.77%、熱卷漲1.95%,淀粉漲1.73%;棕櫚跌2.02%,菜粕跌1.53%,豆粕跌1.45%,滬鉛跌1.16%,甲醇跌1.08%。
大宗商品市場整體波動有限,因為市場已經提前消化了美聯(lián)儲加息預期,當前大宗商品波動較小,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元的利率成本提升,市場中的貨幣利率與商品標的利率之間的平衡被打破,但是價差幅度有限。
不過,從中長期看,如果美元在未來進入加息通道,大宗商品價格將整體進入一個中長期(一年半到2年)的弱勢低谷周期,特別是貴金屬等對于貨幣和利率敏高度較高的品種。
美聯(lián)儲小幅加息就是利率政策由零利率向正利率調整,金融市場的無風險利率水平將提升,隨之也將提高各類金融資產回報率,市場資金將逐漸從價格偏高或上漲空間不大的資產中出清,而尋找相對價值低估或價值洼地的各類資產進行配置。
據
30crmo無縫鋼管檢測員
表示,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受供需面的供大于求、產能過剩、美元強勢等綜合影響,而呈現(xiàn)“熊在途中”。因此,在資產配置中,投資者沽空大宗商品動力仍然強大,特別是原油、鐵礦石、貴金屬和賤金屬、黑色及建材和化工品種前景仍然暗淡。
預計未來3年,鐵礦石價格都將低于每噸40美元,下調原因都是基于中國經濟放緩,全球鐵礦石行業(yè)將經歷較長的冬眠期。明年鐵礦石均價將為38美元/噸,2017年和2018年均價將跌至35美元/噸。這一預期比高盛此前的預期降低了13%~14%。
而同日,石油輸出國組織(OPEC)產油國預計,2016年油價明顯上漲的可能性不大,原因是屆時伊朗的額外產量可能加劇供應過剩,而且產油國自愿限產的希望仍然渺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