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(CPI)同比上漲1.5%,漲幅較10月擴大0.2個百分點;全國工業(yè)生產者出廠價格(PPI)同比下降5.9%,連續(xù)4個月保持不變。專家分析認為,當前低通脹壓力并未減弱,年內仍存在降準降息的可能。相對來說,降準概率要大于降息。
11月份CPI中食品和非食品價格同比分別上漲2.3%和1.1%,漲幅分別比10月擴大了0.4和0.2個百分點。但是從環(huán)比看,11月CPI走勢平穩(wěn)。鮮菜和鮮果價格合計影響CPI環(huán)比上漲0.12個百分點;豬肉和蛋價格環(huán)合計影響CPI環(huán)比下降0.11個百分點。PPI同比降幅與10月相同,但是環(huán)比下降0.5%,降幅比上月擴大0.1個百分點。降幅略有擴大的原因一是部分工業(yè)行業(yè)價格降幅擴大;二是石油加工價格環(huán)比由升轉降。
據(jù)
30crmo無縫管檢測員檢測,生豬存欄量增加,豬肉供應逐漸回升,生豬出場價格已經逐漸下降。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低位震蕩下行和國內經濟較為疲弱的環(huán)境下,非食品價格缺乏上漲動力。CPI當前處于低通脹水平,為政策向偏松調節(jié)提供了有效空間。未來CPI回升的動力不足,全年漲幅可能在1.4%到1.5%區(qū)間,顯著低于去年。明年CPI可能有所回升,但仍將保持低通脹格局。
CPI同比增長率依然在低位徘徊,并無企穩(wěn)跡象。11月PPI同比增長率與前3個月持平。在剔除基數(shù)效應后,工業(yè)品價格仍然處于進一步下跌過程中。綜合來看,11月價格依然處于低位,低通脹壓力不減。我們不排除年內存在降準降息的可能性。
相對來說,機構認為降準概率要大于降息,由于大宗商品價格走低,國內需求疲軟,預期2016年價格水平將維持低迷,PPI維持負值并繼續(xù)傳導至CPI,CPI進一步放緩至1%左右。低通脹壓力的上升將繼續(xù)推動貨幣政策寬松。
同時,11月外匯儲備下降,表明資本流出壓力仍在,因此央行[微博]也可能于12月下調存款準備金率50個基點。此外,預期2016年央行將降準共200個基點,并下調常備借貸便利(SLF)的利率至少100個基點。